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峡出平湖 绿能在奔涌——探访“黄河绿色明珠”羊曲水电站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新春走基层·我在大国工程现场】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本报记者 张 蕴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从青海西宁驱车两百多公里,抵达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一颗“黄河绿色明珠”跃入记者的眼帘——150米高的大坝稳如泰山。大坝迎水侧,黄河之水温婉如玉。这里便是投产不足一个月的国家规划建设重点水电工程——羊曲水电站。

2024年12月26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建设的羊曲水电站顺利实现“一年三投”目标,120万千瓦总装机全容量投产发电。

羊曲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7.32亿千瓦时,这可满足约158万个年用电量3000千瓦时的家庭用电需求。在这里,黄河之水汇聚而成的绿色电能奔涌而下,送至千家万户。

国内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历时3年打造的羊曲水电站,将巴颜喀拉山奔涌而来的黄河水,转化为造福亿万人的绿色电能。”1月20日,黄河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工程部副主任张国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是国内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相比常规的堆石坝,我们在上游侧的底部,嵌入了混凝土重力坝,能充分发挥混凝土重力坝和堆石坝材料的各自优势,不仅防渗效果好、易检修,而且坝体沉降量显著降低,提升安全性,缩短了面板及两岸趾板长度,解决了很多薄弱问题。”张国盛说。

羊曲水电站工程建设和机组安装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为300米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及技术积累。

对于首次参与建设水电站的张国盛,前辈们的话言犹在耳,“以前在黄河上修建水电站,很多工作靠人力,机械化程度低。如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广泛应用”。

通过调研对比,多种高分子材料不仅能为这颗“黄河绿色明珠”美颜,还能为其“强肌健体”。“大坝面板是重要防渗体系,但浇筑后难免会产生裂缝,我们应用的高分子材料会填充裂缝,限制裂缝的发展。现在看来,裂缝明显很少,且多属于微裂缝。”张国盛说。

此外,对于溢洪道、泄洪洞等经常被水流冲刷的泄水建筑物,建设团队通过涂刷新材料,有效提升了泄水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耐磨性,而在大坝面板喷涂新型纳固材料,能对面板进行防护,使混凝土致密性更好,提高防渗性能。

数字孪生电厂有“神经”“骨架”

走进大坝一侧的办公区,记者见到黄河公司羊曲发电分公司生产部主任颜增强,他正在对三维模型电站做最后的调试。这是羊曲水电站黄河公司首座数字孪生智慧电厂。

“通过数字孪生智慧电厂,我们可以让水电站像人一样拥有神经、骨架、心脏、血管和大脑,实现水电站自主决策、自动运维。‘神经’是智能控制系统,‘骨架’是数字底座,‘心脏’是数据中心,‘血管’是智能网络,‘大脑’相当于后期的决策分析。”颜增强介绍,目前,数字孪生框架搭建以及功能模块的开发基本完成。

后续,数字孪生智慧电厂将重点着眼于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生产过程的数字仿真,实现水电站运行管理的自感知、自诊断,具备关门运行、远程控制的能力。

不仅如此,在羊曲水电站砂石加工及混凝土拌和系统产生的中水处理过程中,采用DH高效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对中水进行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高效净化,实现系统中水的净化和循环再利用。

作为我国±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撑调峰电源,羊曲水电站将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和推动国家“西电东送”战略。截至1月14日,羊曲水电站自投产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5.289亿千瓦时。

“今年春节是羊曲水电站投运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运维人员将继续坚守岗位,在高原默默付出和值守,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和温暖,我们甘之如饴。”颜增强说。

相关阅读

  • 寻找第二颗地球,意义有多大?人类有哪些发现?

  • admin国内
  •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在11月24日召开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公布了“十五五”期间多项太空探源科学卫星计划。其中,旨在为人类寻找新家的系外地球巡天卫星,将巡视星河,专门寻找和地球差不多大小、处在宜居带的第二颗地球,即“地球2.0”。
  • 被一座桥改变的村庄 如今有了“幸福的烦恼”

  • admin国内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如今,数字技术正悄然唤醒乡村“沉睡”的生态资源。
  • 奋进的新疆·我们的 “十四五”丨空中丝路势如虹

  • admin国内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伊宁11月19日,阿勒泰雪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创下通航以来最高纪录,成为新疆第7个百万级机场。该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超50万人次,2024年增至70万人次,今年突破百万人次,这一连年增长的数据,折射出新疆民航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