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新春走基层·记者体验360行|给动车组当“医生”——探访我国最南端的动车检修点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时针指向凌晨1点,“劳累”了几天的“和谐号”“复兴号”们,在地勤检修人员的努力下,终于“满血复活”,等待继续投入春运。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春节期间,记者在中国铁路广州局海口机辆轮渡段三亚动车运用所探访时,“客串”了4个小时的地勤机械师,才知道这项工作的艰辛。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动车组入库前,地勤人员对检修库轨道进行检查。【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 陈凯姿 摄

动车运用所,被形容为动车组“4S店”,主要负责动车组的健康“体检”和针对性“治疗”。三亚动车所是我国最南端的动车检修点。副所长黄东贵告诉记者,动车组满负荷运行一段时间后,都会处于“疲惫”状态,每4天就要检修一次。

在地勤司机驾驶下,“下班”的动车组缓缓驶入检修车库。经过机器初洗后,记者和清洁工人立即围拢过去进行人工精洗操作。手举水管过肩、洒水,随后用专用拖把整体清洗,再用清洁布仔细擦拭车头部位的顽固污渍,不一会儿手臂就开始酸疼。

清洁作业的同时,地勤机械师像医生一样,对动车组的车顶、车内以及车下部件全面“巡诊”。记者跟着检修人员,经陡峭的楼梯爬上车顶,一个不留神便把腿磕伤。几轮检查下来,大家都气喘吁吁。

“这是我们引进的地沟检测机器人,它可以部分替代人工,使我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黄东贵指着一台正在动车组底部穿梭的设备说,这种带有机械臂的机器人像CT扫描一样,能快速发现故障,仅需40分钟即可对一组动车组完成全面“体检”。

地沟检测机器人配合机械师对动车组实施精准检测。(黎多江 摄)

机器人检测时,记者打开连机平板电脑,一项提示预警刚好传送过来。信息显示机器人发现了疑似故障,自动生成维修报告。放大图像并确认后,旁边的机械师立即通过对讲机发出维修指令,检修人员几分钟到位并立即展开维修。

“动车组检修,最难的是什么?”维修间隙,记者问身边的“95后”机械师张宝银。他思索一阵回答:“要一直紧绷着,打起十二分精神!”5年来,他每次作业都要确保各个零部件没有异常、松动,尤其春运客流量增大、列车运行频次增加,机械师承担的工作量和压力可想而知。

很快,检修组工班长李钥提醒记者进行螺栓检测。螺栓、垫片以及固定位置都划上了黄色条状记号,记号偏离则说明螺栓松动。记者“上岗”后才知道,每组动车组有上万颗螺栓,几乎全靠肉眼“盯着”排查。不到半个小时,记者便感觉头晕眼花,眼泪不由自主地冒出来。

工作人员抓紧时间清洗动车组。(黎多江 摄)

这项看上去简单却作业量惊人的工作,李钥坚持了近10个年头。

有一次空调检修,忙活了近4个小时,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可在准备交车时,李钥发现缺少一枚垫片。落下的垫片虽然直径只有13毫米,但如果卷入送风机内,可能造成机器短路、烧毁。李钥和其他工作人员把刚装好的20个空调盖板紧固螺栓全部拆开,一点一点排查,最终在一个不起眼的缝隙将垫片找到。

地勤检修人员正在动车组底部进行检修作业。【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 陈凯姿 摄

“工作不仅要细致,也要有温度,用心服务处处体现在细节中。”黄东贵说,今年春运期间,三亚动车所开展动车组专项整治,对动车座椅靠背功能、性能进行反复检测检查;对盥洗室的出水温度保持监测,确保水温适合人体……

“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旅客拥有一段美好的旅程,平安到达目的地。”黄东贵说。(记者陈凯姿)

相关阅读

  • 寻找第二颗地球,意义有多大?人类有哪些发现?

  • admin国内
  •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在11月24日召开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公布了“十五五”期间多项太空探源科学卫星计划。其中,旨在为人类寻找新家的系外地球巡天卫星,将巡视星河,专门寻找和地球差不多大小、处在宜居带的第二颗地球,即“地球2.0”。
  • 被一座桥改变的村庄 如今有了“幸福的烦恼”

  • admin国内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如今,数字技术正悄然唤醒乡村“沉睡”的生态资源。
  • 奋进的新疆·我们的 “十四五”丨空中丝路势如虹

  • admin国内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伊宁11月19日,阿勒泰雪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创下通航以来最高纪录,成为新疆第7个百万级机场。该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超50万人次,2024年增至70万人次,今年突破百万人次,这一连年增长的数据,折射出新疆民航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