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储冬菜、包饺子、腌火腿、立冬糍 时令美食诠释“舌尖”上的节气美味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重庆夜网消息: 如今,冬贮大白菜逐渐消失在了很多人的生活中,立冬时清爽甘甜的大白菜也回归了时令蔬菜的本色,或者用于制作风味独特的腌菜。而腌菜和干菜也是中国人立冬时候“冬藏万物”的一个习俗。

重庆夜生活论坛

都市印象APP

现在看到的就是近期吉林市居民正在制作腌酸菜的画面。酸菜馅饺子、猪肉炖酸菜、大鹅炖酸菜,有着悠久历史的酸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无数人心中的一份温暖记忆。

都市印象APP

浙江金华:立冬时节金华火腿腌制忙

都市印象APP

都市印象APP

而在浙江金华,每年从立冬到立春,腌制工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金华火腿,进入最忙碌的腌制时节。温度适宜,数百万只火腿开始上盐,接下来的一个月,需要上5到6次盐;再清洗、晾晒、发酵,前后8道工艺、48道工序,历经四季轮回,最终成就美味,呈现绛红的色泽和独特的鲜香。

福建南靖立冬糍:舌尖上的甜蜜冬日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封冻。草木渐渐凋零。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在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因此在这一天,北方很多地方要吃饺子、喝羊肉汤,而在南方,比如福建,有食立冬糍的习俗。

在福建漳州,“立冬糍”也叫做“交冬糍”,所谓交冬糍就是秋冬之交时舂的糍粑,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每年立冬前夕,在漳州南靖的大小村落里都弥漫着糯米的香味,村民们炒花生、捣糯米、捏糍粑,期待立冬的美食。

制作“交冬糍”需要提前一晚上浸泡糯米,第二天一早放入蒸笼蒸熟。蒸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火候,还要适时用筷子戳几个洞,让蒸汽尽量上来,糯米饭就会熟得更透。然后将蒸熟的糯米迅速倒入石臼中,用木杵反复舂打,直至软糯柔韧。这时,要趁热将它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揉成糍粑团,再滚上“灵魂蘸料”——炒香的花生芝麻碎和糖粉,咬上一口,软糯香甜、回味无穷。

广东潮州:立冬食蔗齿不痛

在广东潮汕地区,有着“立冬食蔗齿不痛”的民间谚语。立冬节气,当地的甘蔗陆续成熟,冬日从甜甜蜜蜜开始。

立冬一到,气温逐渐下降。在广东潮州的江东镇红砂村,竹蔗还在积蓄着糖分,挺拔粗壮的乌腊蔗已经长到4米多高,陆续成熟。乌腊蔗质地松脆、汁水丰盈,用清水洗净削皮直接啃咬,生津解渴,“立冬食蔗齿不痛”,这是许多潮汕家庭过冬的“仪式感”,意思是立冬时吃甘蔗,牙齿不容易坏或疼。

除了直接吃,甘蔗还是广东人煲汤、糖水里的一味家常食材。人们与甘蔗的情缘也不只在立冬,现在甘蔗依旧是潮汕地区回娘家必备的“吉祥物”,潮州还将“穿蔗巷”的习俗保留至今。每逢正月十六,当地以甘蔗为杆挂起灯笼,寓意人丁兴旺、吉祥美满。

相关阅读

  • 新华社权威快报|2025年“最美教师”名单公布!

  • admin国内
  •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9月10日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丁美珍、马琼、水柏年、邓宗全、古桑曲珍、任明杰、刘玉忠、刘益春、杨洋、肖惠文、邵瑜、欧阳陵江、郑万众、孟庆阳、胡嵘苹、钟义信、侯纯广、姜德生、秦春娟、秦宣、黄俊琼、廖红、翟婉明、薄宜勇等24名同志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光荣入选。
  • 健身更方便!家门口将新增更多“小而美”运动场

  • admin国内
  • 国新办今天(9月9日)下午举行政策吹风会,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政策措施。
  • 高空看低空:工业大省竞速低空经济新赛道

  • admin国内
  • 9月8日,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苏巷镇丁庄的女山湖机场,一条长1200米、宽30米的跑道上,一架刚刚完成试飞的通用飞机缓缓降落。女山湖机场今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旨在满足科研试飞、工农作业、应急救援、航空科普、研学教育等多种通用航空需求。
  • 喜迎教师节

  • admin国内
  • 9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官塘幼儿园的孩子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制作的绘画送给老师。新华社发(张春雷摄)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