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储冬菜、包饺子、腌火腿、立冬糍 时令美食诠释“舌尖”上的节气美味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重庆夜网消息: 如今,冬贮大白菜逐渐消失在了很多人的生活中,立冬时清爽甘甜的大白菜也回归了时令蔬菜的本色,或者用于制作风味独特的腌菜。而腌菜和干菜也是中国人立冬时候“冬藏万物”的一个习俗。

重庆夜生活论坛

都市印象APP

现在看到的就是近期吉林市居民正在制作腌酸菜的画面。酸菜馅饺子、猪肉炖酸菜、大鹅炖酸菜,有着悠久历史的酸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无数人心中的一份温暖记忆。

都市印象APP

浙江金华:立冬时节金华火腿腌制忙

都市印象APP

都市印象APP

而在浙江金华,每年从立冬到立春,腌制工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金华火腿,进入最忙碌的腌制时节。温度适宜,数百万只火腿开始上盐,接下来的一个月,需要上5到6次盐;再清洗、晾晒、发酵,前后8道工艺、48道工序,历经四季轮回,最终成就美味,呈现绛红的色泽和独特的鲜香。

福建南靖立冬糍:舌尖上的甜蜜冬日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封冻。草木渐渐凋零。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在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因此在这一天,北方很多地方要吃饺子、喝羊肉汤,而在南方,比如福建,有食立冬糍的习俗。

在福建漳州,“立冬糍”也叫做“交冬糍”,所谓交冬糍就是秋冬之交时舂的糍粑,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每年立冬前夕,在漳州南靖的大小村落里都弥漫着糯米的香味,村民们炒花生、捣糯米、捏糍粑,期待立冬的美食。

制作“交冬糍”需要提前一晚上浸泡糯米,第二天一早放入蒸笼蒸熟。蒸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火候,还要适时用筷子戳几个洞,让蒸汽尽量上来,糯米饭就会熟得更透。然后将蒸熟的糯米迅速倒入石臼中,用木杵反复舂打,直至软糯柔韧。这时,要趁热将它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揉成糍粑团,再滚上“灵魂蘸料”——炒香的花生芝麻碎和糖粉,咬上一口,软糯香甜、回味无穷。

广东潮州:立冬食蔗齿不痛

在广东潮汕地区,有着“立冬食蔗齿不痛”的民间谚语。立冬节气,当地的甘蔗陆续成熟,冬日从甜甜蜜蜜开始。

立冬一到,气温逐渐下降。在广东潮州的江东镇红砂村,竹蔗还在积蓄着糖分,挺拔粗壮的乌腊蔗已经长到4米多高,陆续成熟。乌腊蔗质地松脆、汁水丰盈,用清水洗净削皮直接啃咬,生津解渴,“立冬食蔗齿不痛”,这是许多潮汕家庭过冬的“仪式感”,意思是立冬时吃甘蔗,牙齿不容易坏或疼。

除了直接吃,甘蔗还是广东人煲汤、糖水里的一味家常食材。人们与甘蔗的情缘也不只在立冬,现在甘蔗依旧是潮汕地区回娘家必备的“吉祥物”,潮州还将“穿蔗巷”的习俗保留至今。每逢正月十六,当地以甘蔗为杆挂起灯笼,寓意人丁兴旺、吉祥美满。

相关阅读

  • 截至7月26日20时 全国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admin国内
  •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截至7月26日20时,受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内蒙古红河、大黑河及支流小黑河、滦河支流吐力根河,河北滦河支流蚂蚁吐河,山西永定河支流南洋河,黑龙江松花江支流木兰达河,云南澜沧江支流黑惠江,新疆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共10条河流仍超警超保,其中内蒙古大黑河超保,河北蚁蚂吐河水位超历史。
  • 文化中国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跟着护照游中轴

  • admin国内
  • 《跟着护照游中轴》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为背景,创意呈现“中轴线护照”的文旅体验。观众手持这本文化“通关牒文”,由南向北开启一场时空之旅。从永定门的厚重城垣出发,深入天坛祈年殿,穿过正阳门的老城烟火,步入天安门广场的恢宏画卷,在故宫红墙黄瓦间触摸六百年帝王史,最终登上钟鼓楼聆听暮鼓晨钟里的市井脉动。全片以护照纹章串联地标,融合现实场景,展现中轴线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贯穿古今的文化脊梁,邀世界见证中华文明的轴线叙事。
  • 有一种“诗和远方”在延吉——写在第五届全国新电商大会召开之际

  • admin国内
  • 长白山巍峨如黛,布尔哈通河蜿蜒似绸。当清晨第一缕曦光穿透帽儿山的云海,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里的飞檐翘角便被镀上金辉,在晨雾中愈发显得浪漫轻盈;当夜幕为边城披上纱幔,延吉网红弹幕墙的霓虹与 “延” 字咖啡杯的时尚剪影,正以流动的光影持续刷屏社交媒体——这座静卧于祖国东北一隅的小城,既带着 “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的独特底气盛装以待,迎接第五届全国新电商大会的如约而至,更以山水为笺、人文为墨,诠释着新时代里触手可及的 “诗和远方”。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