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史海回眸】跨越两个世纪,美“战争部”演化为“军事巨兽”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际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综合报道】编者的话: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将美国国防部的名称改回其历史旧称“战争部”。白宫表示,“战争部”比“国防部”更能传递“战备和决心的信息”。如今的美国“战争部”远非当年的“战争部”。1789年成立的“战争部”最初规模并不大,甚至只统领陆军。此后,在200多年中,“战争部”通过不断改革和扩张逐渐演化为“国家军事机构”、“国防部”以及如今的“超级军工复合体”。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战争部”原本只是“陆军部”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美国联邦政府1789年正式成立后,美国第一届国会将战争部确认为联邦政府的一个部门,战争部长成为美国总统内阁成员。

尽管战争部的名称听起来非常“有攻击性”,但当时它的职权并不大——1798年美国国会将原本隶属于战争部的海军相关事务分离出来,成立了独立的海军部,由此战争部本质上成为专管陆军的“陆军部”。因为美国的建国者们经历了英国殖民时期,他们认为陆军是“暴政的工具”,会对新生的共和制国家构成致命威胁,特别是驻扎在本土的陆军,有颠覆民选政府的风险,因此“必须对陆军的规模和权力进行严格限制”。由此国会每两年重新审议一次陆军拨款,确保对陆军的绝对控制。此时美国战争部的规模不大。

因为美国国会对陆军的“天然恐惧和敌视”,美国陆军的规模随着战争的爆发与结束剧烈波动,呈现出“战时扩军,战后大幅缩减”的现象。例如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正规军的规模扩张到超过3.5万人,但战争刚结束,美国陆军就被大幅裁军,其规模被削减至约1万人。

美国独立后对外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性军事行动,美国战争部深度参与,但因为美国陆军一直被“反复裁员”,没有得到很多的发展。在1846年到1848年的美墨战争期间,战争部策划了美军对墨西哥的入侵行动,迫使墨西哥割让大片土地,但其缺乏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组织经验,导致了“一场低效、混乱的后勤灾难”,数千名美军士兵没有死于战斗,而是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

作为对比,当时从美国战争部分离出来的美国海军主要用于保护和拓展美国在海外的利益,因此更受国会青睐,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美国陆军与海军在专业性和能力上的差别,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期间表现得较为明显。当时美国海军通过马尼拉湾海战和圣地亚哥海战,在自身几乎没有损失的情况下,摧毁了西班牙海军的两大主力舰队。而美国战争部在此期间的表现相形见绌,战前美国陆军的常备军仅2.8万人,战争部紧急动员了超过20万人,导致后勤系统完全崩溃,士兵们缺乏帐篷、枪支、食物和医疗用品,最后陆军的非战斗减员很严重。

但无论陆军表现如何,美国通过美西战争,获得了古巴、菲律宾、波多黎各等地的控制权,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大国正式登上世界争霸的舞台。

美国发现,要想实现海外扩张,不但需要强大的海军,也要有足够强大的陆军。出于掠夺海外资源的目的,美国国会改变了态度,希望拥有足够规模的常备陆军,因此推动战争部改革,完善征兵和后勤体系,为后面的战争做好准备。

不稳定的“国家军事机构”

在美国的对外扩张过程中,为了军种利益、争夺国会拨款,美国陆军和海军的分歧越来越大。二战时期,由于缺乏协调合作,美军整体耗费了很多超出预期的人力和物力。吸取二战战场上的教训,美国在战争结束后推动将战争部和海军部进行整合,旨在建立能进行“联合作战”的现代化军事体系。1945年年底,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交相关方案,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军事机构”,将战争部和海军部统一纳入文职负责人统领之下。

不过,此时美国陆军航空队正计划脱离陆军,成为独立的美国空军。二战尾声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后,陆军航空队对自身的打击能力“信心爆棚”,还称“美国海军的庞大舰队和传统陆军都已经过时”。这种态度刺激了向来“被国会偏爱”的美国海军,美国海军愤然通过国会听证会以及媒体展开公开辩论,美军内部矛盾被公开化。

经过近两年的激烈争吵和博弈,美国还是通过相关法案,但在内容上做了一些妥协。1947年杜鲁门签署《国家安全法》,同年“国家军事机构”成立——美国空军独立,保留海军部和陆军部(原战争部),三个军种一起纳入“国家军事机构”指挥之下,首任负责人为福莱斯特。但福莱斯特并没有什么实权,他更像“协调人”而非“指挥官”,各军种部长仍保留内阁席位,有权直接向总统申诉。

海军上将造反催生“实权国防部”

1947年《国家安全法》的签署并不代表美国各军种的内斗结束,因为新体系的建立和1947年冷战的开启,美国各军种进入了新一轮更激烈、更公开化的斗争,缺乏实权的福莱斯特处境尴尬。

福莱斯特曾先后担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和部长,被认为是“海军的人”,但在试图斡旋美国空军和海军之间的矛盾时,昔日的海军同僚们公开指责他“背叛”海军;杜鲁门则批评他“偏袒海军”。1949年3月,因为对福莱斯特的工作不满意,杜鲁门决定让路易斯·约翰逊接替福莱斯特的职位。这对福莱斯特来说是巨大的打击,随后他因为精神崩溃住院,并于1949年5月在精神病院自杀身亡。1949年8月,“国家军事机构”更名为“国防部”。

新上任的负责人约翰逊在未与海军充分协商的情况下,突然取消了海军“合众国”号航母的建造。这极大刺激了海军,美国海军高级将领们发起了一场公开、有组织的反击运动。在1949年10月的国会听证会上,美国海军高层准备了充分的材料,由倾向海军的议员向约翰逊和空军公开发难,指控空军部长和约翰逊与空军飞机制造商之间存在不正当利益关系,批评空军的新型轰炸机“设计过时”。美国海军甚至还编造诋毁空军的假材料并散发给媒体。形势越来越不受控制,杜鲁门勒令10多名海军高级将领“提前退休”,近200人被撤职,这场被称为“海军上将造反”的美军种之间内斗,以海军彻底失败告终。

这场内斗也暴露出国防部长对强势军种的驾驭无力,因此,1949年美国通过《国家安全法修正案》,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的部长不再是内阁成员,需要向国防部长汇报,国防部长成为唯一代表美国武装部队的内阁成员,权力得到极大加强。

“军工复合体”总能发现“新威胁”

美国国防部的正式诞生结束了美军各大军种之间的恶性竞争,但催生出一个“恶魔”——军工复合体。统一国防部的出现意味着一个稳定、庞大的“超级客户”问世,它拥有前所未有的需求和预算。特别是冷战期间,美国必须常年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个同样庞大的、专门从事武器研发生产的工业体系。

1961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告别演说时明确提醒,“我们必须防止军工复合体有意或无意地获得不应当有的影响力”。但艾森豪威尔的警告是徒劳的,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国防开支飙升,军工企业为军队提供了从步枪、直升机到轰炸机的一切装备,越战的长期化使这些军工企业获得稳定且巨大的利润,它们反过来又推动美国国防部进一步延长战争,尽管越战后期,战局已经明显对美国不利,美国国内也出现民意反转,但越南战争依然很难“被结束”。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和情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还支持了多场代理人战争,理由都是“它们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旨在为持续不断的军事援助和干预创造理由和市场。

此后,每当“美国面临的威胁”消失,军工复合体总能“发现新威胁”,让大规模国防开支和庞大的军队结构合理化。进入21世纪后,美国国防部进一步扩充为“超级巨兽”,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在“反恐”战争的旗号下,美国国防预算开始了新一轮爆炸式增长。

如今特朗普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但此“战争部”远非当年的“战争部”,也不意味着美国国防战略会回到二战甚至更早时期。在军工利益体的绑架下,美国已经习惯在全球维持数百个军事基地的存在,尽管构建这种“全球力量投送”极其昂贵,但任何收缩都会被美国国内抨击为“削弱美国领导力”。

相关阅读

  • 美媒:Z世代为何不再热衷饮酒

  • admin国际
  •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9日文章,原题:Z世代为何不再热衷饮酒   健康热潮席卷而来,人们普遍开始关注自身健康。 […]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