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更利于科技工作者做自由探索 科技人才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今天(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2022年9月,科技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在6个地方和21家高校院所试点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记者近日走入上海大学,看一看“人才改革”为这里的科技工作者带来了哪些变化。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在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张田忠教授正在和学校的多名科研人员一起进行跨领域的技术研讨。这些不同研究方向、各具科研优势的人组合成了一个创新群体,瞄准解决多物理耦合条件复杂力学难题。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张田忠:我们群体骨干之间有非常明确的分工,我们现在推行的是以创新能力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中,强化国家使命的评价导向更加鲜明。而完善更加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也是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青年科研人员李梦姣从事的是集成电路先进节点器件和集成工艺的研究。

这个科研任务艰巨,且需要基础研究和产学研等多个平台共同推动。学校为她提供了六年的长周期考核,不以单纯的论文为导向,而是协调各类平台资源,帮助她更好出成果。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 李梦姣: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能是一个具有高影响力的理论性的突破,也有可能是有希望在产业化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创新。所以在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下,有利于我们做一些自由的探索。

科技部:科技人才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科技部表示,目前围绕科技人才试点工作,相关主管部门和试点地方制定行业及地方的评价规范和标准,与机构评估、项目评审、成果评价多方联动,累计出台超50多项政策文件,积极向试点单位下放评价自主权,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

科技部九司副司长 李昕:各试点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科学进行人才分类,细化分类标准。目前21家试点高校院所已发布或修订超100多项与评价改革相关的制度文件。

科技部介绍,当前90%以上的中央试点单位对基础研究人才或青年科技人才实行6~10年长周期考核。在试点工作中,

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科技人才坚持以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评价导向,

对基础研究类人才坚持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评价导向,

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坚持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评价导向,

对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的评价坚持以服务支撑能力和社会贡献为评价导向。

下一步,科技部将研究出台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政策性文件,不断完善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和规范。

相关阅读

  •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标准化智能服务平台发布

  • admin国内
  • 11月17日,2025首届商业航天标准化学术交流会在海南海口举行。会上,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发布我国首个商业航天标准化智能服务平台“天钧”,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标准化事业进入数字智能时代。
  • 赤峰通报“免费采捡白菜”事件调查处理情况

  • admin国内
  • 【关于网传“免费采捡白菜”事件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据今日松山,近日,部分网络平台账号发布信息反映松山区“免费采捡白菜”引发社会关注。赤峰市松山区随即成立了由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农牧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通过走访询问、调取视频、筛查人员、核查数据等方式,查源头、查动机、查责任,对此事进行全面核实处理。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