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7件圆明园兽首,齐聚安徽博物院!明起展出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圆明园兽首为何如此受到关注?高赞回答是: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也见证了民族复兴的坚实脚步。它们曾经流失海外,它们不断回归故乡,在探究作为文物本身的文化艺术魅力之外,国人早已赋予其浓烈的民族情感。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虎首铜像。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5月28日将在安徽博物院展出。作为安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回流文物特展,特展涵盖七大圆明园兽首、商周时期青铜器、北朝时期石刻佛像等在内的87件珍贵文物,分为“吉金耀彩”“法相重光”“盛世聚首”三个部分,并辅以馆藏典籍陈列、多媒体呈现等形式,力求为我们详细讲述流失文物的漫漫归途。

牛首铜像。

“盛世聚首”聚焦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展览核心元素。展厅内共展出牛首、虎首、猴首、猪首4件原件,以及鼠首和兔首复制件、马首仿制件。兽首拥有特殊的红铜材料、精湛的雕刻铸造工艺、巧妙的结构设计。展览主办方之一、保利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詹春晖介绍,每昼夜十二个时辰,每一个兽首对应一个时辰喷水报时,将东方的时辰和生肖,与西方的喷泉和计时相结合,是当时中西方文化交融以及高超工艺技术的代表。

猴首铜像。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园中大量珍宝被焚毁掠夺,自此十二生肖铜兽首流散海外,经历损坏、转卖,漂泊于世界各地。2000年至今,通过官方和民间多方追索,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鼠首、兔首等7件兽首通过拍卖、捐献等方式回归祖国。其余5件兽首目前仍下落未明。

“七尊兽首,在展厅中居‘中轴线’式地排列,呈现了兽首本身的故事,也串起了其他重要文物陈列的版块。”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说。近代以来,流失海外的文物反映了时代之殇、民族之痛,在不断追索中,文物保护工作者也开启了它们作为回流文物的新篇章。本次展览,除展示圆明园海晏堂七尊兽首铜像外,还展示了海外回流的商周至两汉时期的青铜器,以及北朝时期的石刻佛像。

猪首铜像。

展出的67件珍贵青铜器,其中有西周遂公盨、西周神面卣、西周凤鸟尊、西周立兔形典尊、战国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等国家一级文物6件,是本次特展中一级文物最多的一部分。

西周遂公盨。

食器“遂公盨”,尤其引人注目。这件青铜器距今已有约2900年的历史,其内底的98字铭文,不仅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的深刻内涵,也是青铜器文化的重要见证。立兔形典尊,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酒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时代最早也是唯一一件立兔形尊,兔子三瓣豁嘴,四瓣蹄,两只大耳上举,短尾下伏,形象十分写实。战国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器身图画从上到下分为四层,包括射箭图、 采桑图、陆战与水战场面、斗兽和对兽图案,据介绍,装饰这一类图画的青铜器,流行于春秋末至战国前期的三晋地区,但出土数量极少,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西周时期的神面卣。

青铜器大量使用于商周至秦汉时期,器型多样、纹饰繁复、工艺精湛、铭文可鉴,不仅反映了当时各个社会层级的生活状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发展进程等。作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军事重镇,位于山东的青州地区受到南北文化的共同影响,其佛教造像因鲜明的时代和地域风格而闻名于世。经搜求和抢救,一批工艺精巧、造型考究的北魏晚期至北齐的石质佛教造像得以回归并向公众展示。本次共展示北朝时期佛造像10尊。

战国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

让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家”,是文物的物理回归,更是跨越时空的文化回归;是参观者深情地凝视,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记者:晋文婧  张大岗

相关阅读

  • 环卫工人被爆“自扔自捡”?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通报

  • admin国内
  • 近日,有网友在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环卫工人在天府新区A线斑保路口“自扔自捡”“作秀摆拍”的视频,引发社会关注。事件发生后,市城管委高度重视,立即督促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开展调查。经初步核实,基本情况如下:视频中涉事人员为成都天投市政设施运营维护有限公司劳务服务供应商——成都市保和市容环境卫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环卫工人成某及现场管理人员张某。该标段环卫作业面积约293万平方米,为实时反映现场作业质量及人员在岗情况,该公司要求项目管理人员采取照片拍摄的方式保留各路段工作过程及作业情况。2025年5月24日7:30,成某在天府新区机场路A线斑保路口进行环卫作业,因现场管理人员张某在工作检查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效果不佳,张某要求成某配合对工作过程进行补拍,用于工作资料记录。目前,市城管委已责成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进一步调查处理,并及时公布有关情况。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行多场平行论坛

  • admin国内
  •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5月27日举行10场平行论坛。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主流媒体已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平台,需深化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持续深耕人工智能、5G、超高清等优势领域,提升内容穿透力,进一步推动构建多维度、全产业链的“全域传媒”新生态。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