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云南禄丰发现蜥脚型类恐龙又一新种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近日,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发表一篇论文,报道了中国科学家在云南省禄丰市发现了早侏罗世蜥脚型类恐龙的又一新种——岳氏星宿龙。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这一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和禄丰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合作完成。据研究团队介绍,恐龙化石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化石从挖掘、修理、组装到形成科研成果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岳氏星宿龙化石标本是2015年在禄丰市二钻山发现的,目前标本保存于原地修建的小型展馆二钻山一号馆中。该化石标本为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头后骨骼,保存了第二节背椎到第二十节尾椎的完整序列,此外还有左侧肩胛骨以及几乎完整的腰带和后肢。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岳氏星宿龙骨骼化石及素描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据了解,星宿龙属的模式种为程氏星宿龙,于2017年被命名,其模式标本保存了3个个体,因发育有四节荐椎和独特的腰带结构而区别于其他的早期蜥脚型类恐龙。经多年研究对比发现,岳氏星宿龙同样发育有四节荐椎,这与星宿龙属的特征相似,但与模式种程氏星宿龙相比,岳氏星宿龙又具有一些不同之处,如距骨背缘平直、第五趾存在两个骨化的趾节;体型上,程氏星宿龙全长在4米—5米,而岳氏星宿龙的体长估测为8米—10米。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也表明了新标本与程氏星宿龙为姊妹群关系,故将其定为星宿龙属的又一新种——岳氏星宿龙。

岳氏星宿龙的腰带结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论文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表示,岳氏星宿龙的发现增加了我国西南地区恐龙的多样性,为研究蜥脚型类恐龙的辐射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记者:王安浩维

相关阅读

  • 天津蓟州山区洪沟水流湍急 市民务必远离河道水库

  • admin国内
  • 7月29日,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安全提示:7月27日至29日,天津蓟州区遭受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295毫米,同时泃河上游也遭受特大暴雨,泃河形成了有水文记录七十年来的最大洪峰,泃河蓟州区沿线13个村庄进水,紧急转移群众10527人。
  • 三合村,振兴有“稻”

  • admin国内
  • 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北起义勒力特,途经乌兰哈达,南抵葛根庙,串联起兴安“稻海”的美丽风光。
  • 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祖国北疆草原最美守边人——科右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队满族屯分队

  • admin国内
  • 中国网讯  7月29日,蓝天白云,碧草如茵,牛羊成群,“守望草原巡防队”的队旗猎猎作响,随风飘扬。在祖国北疆的广袤草原上,一支由边境牧区各族党员群众组成的守边护边队伍——科右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队满族屯分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该分队集结点位于满族屯满族乡苏道牧场,这里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艰苦,但巡防队员们却以草原为家,以戍边为荣,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国土,用忠诚守护着北疆的安宁。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