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京津冀首条下穿机场高铁盾构隧道顺利贯通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今天(30日),随着“京滨协同号”盾构机顺利抵达3号接收工作井,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2号隧道首个盾构区间顺利贯通,成为京津冀地区高铁盾构隧道成功下穿运营机场的首例,为建设同类工程提供了成功案例。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据了解,天津机场2号隧道全长8635米,其中盾构段长7510米,采用两台开挖直径13.8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施工,是京滨城际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隧道需穿越天津机场四条滑道及飞行区,涉及范围达700米。为确保机场正常运营,施工中沉降要求需控制在毫米级,技术难度极大。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盾构机方面,技术团队采用了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通过远程后方的操纵,可以达到盾构机前方施工后方指导的一个双重管控的目标。同步采用了深孔注浆加强型管片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确保机场的既有运营和远期运营安全。在各项技术的指导下,达到日掘进27米、月掘进534米的掘进新纪录。

在技术创新的保障下,在历经266天施工后,天津机场2号隧道首个盾构区间顺利贯通。据了解,京滨城际铁路全长97.21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丽滨海新区段正在加速推进中。建成后,将与京唐、京津城际等多条线路联通,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路网结构,为京津冀地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

(【重庆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 朱辛未 于恩泽)

相关阅读

  • 共探古老星团 中国天眼联手南非阵列望远镜刷新观测极限

  • admin国内
  • 近日,清华大学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观测,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的球状星团磁场梯度和电离气体上限的测量,绘制出更清晰的银河磁场图谱,为理解星团演化和银河系磁场提供了新的视角。
  • 【一线调研】一张“膜”背后的创新密码

  • admin国内
  •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深圳,一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今天(5月25日)的《一线调研》,我们跟随记者走进深圳一家在“膜”上做文章的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 【文化中国行】山西晋祠:跨越千年的古建博物馆

  • admin国内
  •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众多古建矗立在三晋大地表里山河。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塑碑刻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今天(5月25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同走进晋祠,感受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之美。
关键词不能为空